观点 | 又一年冬至到,九九消寒图的“成与失”
点击上方“社会科学报”关注我们哦!
又到一年冬至日,冬至又名‘一阳生’,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,冬至俗称“数九、冬节”、“长至节”、“亚岁”等。从冬至那天起就算进九了,在冬至汉族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,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“日历”,人们寄望于它,来预卜来年丰欠,是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、好看的日历。
九九消寒图
古中国有将冬至后的八十一天称“冬九九”,即“数九”。此说,初见于梁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,为寒尽。”唐薛能有“九九已从冬至尽”句。
九九消寒图,是古代宫廷中于冬至后计日的图历。明清宫廷中冬天盛行填写九九消寒图的游戏,用以记时消遣。据明代刘侗的《帝京景物略》记载:“日冬至,画素梅一枝,为瓣八十有一,日染一瓣,瓣尽而九九出,则春深矣,曰九九消寒图。”这种点染梅花的记时方法,别出心裁,颇有情趣,待全图染遍,已是冬去春来。
清代宫廷,以字代画,崇尚“写九”。道光皇帝还自制一幅九九消寒图。据传九九消寒图上还逐日记录了当时的天气变化情况,因此,它也是记述古代气候的可靠文字资料。(原载于社科报第703期第4版,蒋忠平《漫话古代九九消寒图》)
九九消寒图
按照古代的历法,也就是夏历,将周天均分为365.24219日。五日为一候的,三候为一气(节),两气(节)为一月。这样将一个太阳年分为二十四节气,前半月称为节气,后半月称为中气,甲子纪年,60年周而复始。
冬夏既立,冷暖必分,也就有了“三伏”“九九”之说。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,三伏尽,由热逐渐走向凉爽,以此表明“热”的转化程度。“九九”以冬至为数九第一天,九天为一阶段,共九九八十一天,来说明由寒冷走向温暖的过程。
消寒图便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“日历”,人们寄望于它,来预卜来年丰欠,是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、好看的日历。它一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单位,所以才叫做“九九消寒图”。从冬至那天算起,以九天作一单元,连数九个九天,到九九共八十一天,冬天就过去了。从明朝开始,出现了一种“九九消寒图”。
消寒图的形式有很多,主要有三种:
第一是画纵横九栏格子。每格中间再画一个圆,称作画铜钱,共有八十一钱,旁边写上日期,每天涂一钱,涂法是“上阴下晴、左风右雨雪当中”,民间歌谣谓:“上阴下晴雪当中,左风右雨要分清,九九八十一全点尽,春回大地草青青。”即待涂完圆圈便是“出九”的春天了。
第二种是文字九九消寒图。写九,是清代开始出现的,首先是在宫廷内实行。就是选每字九画的九个字,每划代表一天,每字代表一个 九 ,九 个 字 代表九九八十天。用双钩空心字体画到一张纸上,每过一天,用色笔填实一画,然后用笔蘸白色在这一画上填写当日阴晴雨雪。填完一个字就过了一个九,填完九个字,也就数完了九。
第三种是梅花消寒图。画九就是从冬至这天气,画一枝素梅,枝上画梅花九朵,每朵梅花九个花瓣,共八十一瓣,代表“数九天”的八十一天,每朵花代表一个“九”,每瓣代表一天,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,染完九瓣,就过了一个“九”,九朵染完,就出了“九”,九尽春深。(文中资料来源于《神州民俗》通俗版,2014年第231期,《冬至习俗:九九消寒图》)
九九消寒图不仅仅是一种风俗,更是与农业气象学息息相关。古代由于受科技发展的限制,没有为农业生产的专业气象服务,因之人们通过记载冬九九当中阴、晴、雨、雪以及各种天象的变化,用来印验谚语,预卜来年丰歉。
另外,九九消寒图也就有寓教于乐的作用,通过可对幼童进行识字、写字和历史知识、自然常识的启蒙教育。据说,旧时曾有小学教师让学生编制《九九消寒图》。具体程序是:学生先查字典,找出许多“九笔”字来,然后编成一“九言词句”,经教师修改,制成红笔空心字图,最后评定优劣。
正是这种原因,九九消寒图才得以传承和保留,不过在现代技术的“冲击”下,专业气象预报已能相当准确地预报天气,无须人们再以笨拙的方式记录天气,以预测来年。而且,因为如今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内容也已相当丰富,《九九消寒图》这一民俗的趣味性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娱乐和欣赏需要。这些都是其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衰落的原因。
(文中资料来源于百科、知网、社会科学报等,文中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)
欢迎转载原创文章。如转载,请在文章前注明:本文首发于社会科学报。
长按二维码关注
做优质的思想产品
社会科学报
微信号:shehuikexuebao
社会科学报官网:http://www.shekebao.com.cn/